
4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把“簇、额、蜒、乳”等字写规范、漂亮;理解“明艳、突兀森郁、孔隙、蜿蜒、变化多端”等词语的意思。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按照游览顺序画出游览线路图,简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 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教学板块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题导入(3分)
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到浙江金华去游玩,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
1、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到浙江金华去游玩,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2、教师提问: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2)那游记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驯顺写的吗?
二、交流自主学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9分)
1、学生交流自主学习反映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1)难读: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等 (2)难写:簇等 (3)易错:额、蜿蜒
2、课件出示读记: 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额头擦破蜿蜒石钟乳依据源头浓淡突兀森郁变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意图】此环节是为了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学而教。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顺序。(15分)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读印象从课文内容、表达情感方面随意说。)
2、再读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画出游览线路图,简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教师引导)
教师读第1段,第2段首句,提炼出游览顺序的关键词——金华—罗店—入山。
教师边读课文第二、三段边指导学生把握句意,体会过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小组合作,完成游览示意图,画出过渡句,交流展示。(方法指导:检查完善,不遗漏;过渡句的提醒)
教师读第4段。思考: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四、默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10分)
1、默读4—7自然段,批注出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注:黑点标出各处的大小顺序)
2、交流:
洞口:宽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内洞:黑、奇、大
【意图】此环节是为了真正让学生掌握概括景物特点的方法。
五、总结全文,谈谈收获(3分)
总结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预设:
写作顺序、过渡句、边读边想概括景物特点等
【意图】此环节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内化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