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范进中举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社会的意义,掌握其人物形象及作用。
2.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体会讽刺手法的作用。
3. 学会从文中提炼出范进发疯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评价。
自主学习
1. 检查各部分是否有误,修改后语句通顺。
2. 理解范进中举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意义。
3. 学习范进的“发疯”过程并理解其原因与结果。
情景探究
1. 从范进的行为变化(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可以看出,社会对他的看法出现了转变。
2. 军事考试失败后,范进的喜极与中举的诱惑形成对比,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课堂检测
1. 口头叙述:作者和《儒林外史》的基本信息。
2. 口述范进中举前后的主要事件及其变化。
3. 阅读第五段内容,回答问题⑴中的四层含义。
4. 写出描写范进疯态的表达方式,并说明原因。
5. 用张乡绅的方式与来访者交流,分析其社会地位。
6. 描述范进的发疯过程及其主要原因。
情景评价
范进发疯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度的弊端,社会对他的偏见与误解导致了他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