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文章一:描绘修辞手法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乐府诗。而木兰诗修辞手法的例句又有哪些呢?
一、摹状
其开头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让人如临其境,仿佛听到风声和溅溅的声音,给人以深沉的情感体验。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二、映衬
“不闻爷娘唤女声,惟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两处的对比更加鲜明,表现出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三、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四、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五、排比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六、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七、夸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八、借代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九、复沓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十、反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十一、错综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十二、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十三、比喻与反问
最后,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句中连用两个“不闻爷娘唤女声”,完全相同的词句,对偶、复沓中兼用反复手法,凸显了木兰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同时,在比喻中兼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重了语气,增添了感情色彩。
总的来说,《木兰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独特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