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由朗读、分组讨论等活动,认识五个手指的基本特征; 2. 感受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五根手指团结一致形成一个拳头的寓意。
教学重点: - 探讨“手指的基本特征”这一主题。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主题
- 提问引入:
- 师生一起朗读“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听到了……”,并引发思考:“这五根手指为什么团结一致?它们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 明确目标:
-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手指”这门有趣的知识,了解五根手指的基本特征。
二、自由读写,认识生字
- 示范朗读:
- 教师用课件依次展示五个手指的形象,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优缺点。
- 分组学习:
-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对“手指”这一话题的理解。
- 板书生字:
- 在黑板上标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简单说明它们的优缺点。
三、互动交流,理解内容
- 提问引导:
- 问:“这些手指在团结一致形成一个拳头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 引导学生思考“五根手指团结一致”的原因。
- 小组讨论:
- 小组成员围绕主题“手指团结一致”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四、作业设计:
- 读句子,“五个手指的故事。”
- 轻松朗读课文中的两个段落。
板书设计:
手指的基本特征 | 优缺点
---|---
大拇指 | 圆凸形、弯曲的,没有棱角;
食指 | 针头状,细长的,有四根小棒;
中指 | 精灵型,弯月牙形,通体红,
无名指 | 整体瘦弱,无棱角,
小指 | 扁扁的,有尖锐的末端。
其他补充建议:
- 朗读练习: 可以采用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
- 角色扮演: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来表现它们的不同特点。
- 生活联系: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观察家里物品的特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设计出符合需求的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