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散文:老家
3岁之前,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记忆里,爷爷奶奶的农家小院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居所。入门前,有一段泥泞的天然土路,西边的一方田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农家菜——玉米菜、冬瓜、南瓜、豌豆、萝卜……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应有尽有。大门的两侧,种着两棵高大的槐花树,宛如一位敬业爱岗的门卫风度——风雨无阻!那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爱上了槐花盛开的时节。到那时,我可以品尝奶奶蒸的香喷喷的槐花!
漫步一段"悠长"的赤砖路。路的西边是爷爷精心用栅栏围成的小菜园;东边则是砖瓦堆砌而成的灶房和依偎一旁的无花果树。而此时正对着我们的,便是堂屋了。
每到农忙时节,奶奶便会骑着她那辆破旧不堪,但却迟迟舍不得丢弃的三轮车带我去地里干农活儿。我总是装做很乖得样子帮奶奶拔地里的杂草,其实两只小眼睛造就了盯紧路边那美好的雏菊、那翩然的蝴蝶、那淘气的蚱蜢……当忙完农活后,大汗淋漓的奶奶总不及我先"抢"到三轮车。我还常常引以为傲,一溜烟儿便骑回了家,任奶奶在后边扯破了喉咙,拼命追赶,我才这个"死妮子"硬是不回头。
如果换做是现在的我,定然会搀扶着奶奶在后座坐定,才肯小心翼翼地载着奶奶回家。只是,奶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腰背也落下病,再无力料理这些农事了,于是我家的田地租给了下家,而那样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家”面临着被拆迁的现实。而我,再也没有了这样一个"老家"。而这样的一个"老家",却点缀了我心中至美的年华——谢谢你,"老家"。
这篇散文通过对家里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城市化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岁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