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掣云端范文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_我的老师教学实录

笙念 5 分钟前 ( 2025-09-29 02:25:44 ) 95 抢沙发

以下是针对你提供的写作教学设计的详细结构化指南,包括目标、重点、难点、过程等: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 - 理解并运用写话思考的方法捕捉心理活动变化; - 复习阅读所学作文《我最好的老师》,掌握核心表达形式和写作技巧; - 提升观察文字、分析人物及其特点的能力,理解老师的独特之处。


2. 教学重点

  • 在写作中抓住老师的特征:重点突出包老师的面部特征(如圆脸、小鼻子)、发型(短发)、五官(两眼大、一小鼻子)等,引导学生模仿这些特点。
  • 提升观察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能力:通过提问、推敲描写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

3. 教学难点

  • 大胆运用写作方式表达特征: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大胆运用绘画或语言描述等手法,展示老师的独特之处。
  • 注重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通过观察包老师的心理活动(如思考、困惑、疑惑),帮助学生准确捕捉内心变化。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画像导入
  2. 向学生展示“我”的形象。
  3. 指出老师的面部特征,引导学生猜测其可能的写法(如圆脸、小鼻子、短发等)。

  4. 拼图画、找特点

  5. 提出问题:请你们用同样的方法拼图,找到包老师的主要特点。
  6. 提供图片(如脸部特征、发型、五官、 mouth shape 等),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自己的特点。
  7. 其中一些重点特征包括:

    • ① 大大的眼睛
    • ② 小的鼻子
    • ③ 圆圆的脸
    • ④ 短短的头发(可能有卷起来的部分)
    • ⑤ 长得笔直的小鼻子(小鼻子)
  8. 引出主题

  9. 提问:你认为包老师拼图最像谁?这与写作文有什么联系?

(二)写作指导

  1. 理解写作任务
  2. 结合《我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明确目标:模仿包老师的写法,抓住他的特点。

  3. 观察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变化

  4. 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记录包老师的一些心理活动(如困惑、疑惑)。
  5. 例如:“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一定要上这门课?因为我的数学太差了。”
  6.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心理活动如何影响他们的写作?

  7. 模仿写话思路

  8. 提问:“你以前是如何描述包老师的?”(回忆以往的描写)
  9. 提问:“为什么你认为包老师最像我?”(通过对比和观察得出结论)

  10. 画图表达

  11. 采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捕捉老师的心理活动。
  12. 比如:用圆圆的脸、小鼻子来表现老师的困惑;卷起来的头发表现出疑惑。

(三)写作练习

  1. 模仿包老师的写法
  2. 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尝试模仿包老师的视角,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对老师的看法。
  3. 例如: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5 分钟前 ( 2025-09-29 02:25:44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掣云端范文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