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信息研究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规模不断壮大。电子商务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为商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互联网的共享性、开放性和无缝性使得在线商务交易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些非法信息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导致隐私泄露和数据篡改等问题。本文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以及相关安全隐患。 2.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现状
2.1 我国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现状 国务院于1996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公安部于1997年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由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牵头起草的《关于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经最高决策层审议,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2.2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隐患 (1) 网络资源存储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的信息存储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内部用户未经许可随意修改、删除或篡改数据;外部信息泄露可能因软件故障导致。为了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必须加强网络系统的管理。 (2) 用户身份信息安全问题 商家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的不法分子冒充合法用户进行交易活动,以规避支付成本,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经营甚至中断业务。商家在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时,必须对不法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 用户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商家信息安全问题,不法分子可能在商业秘密上做文章,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交易资金;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不法分子窃取或盗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以进行非法交易活动。 2.3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为了减少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例如,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可以防止攻击和破坏系统;使用防火墙技术可以过滤掉非法信息;加强用户身份验证,确保只能进行合法业务活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安全的应对能力。 3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适当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交易风险,满足电子商务对安全性的要求。以下是常用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 (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系统中的一种基本管理工具,主要用于过滤和控制网络流量。目前的防火墙主要分为简单包过滤和应用网管代理服务器两大类。简单的包过滤在控制数据流时依据预先制定的过滤规则进行检查,并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条件判断是否通过。而应用网管和代理服务器则能够提供更小的控制范围,能够针对特定的应用服务或网络协议进行管理,并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报告。防火墙本身并不能完全防止外部攻击,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将每台计算机上都装入反病毒软件。 (2) 病毒防范技术 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干扰数据处理,可能自我复制并传播。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必须对网络系统中的潜在病毒感染采取有效措施。常用的病毒防范技术包括文件扫描检测、访问权限管理以及监控恶意程序等。通过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网络环境,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攻击。 (3) 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主要涉及安全标识编码(Hashing)等方法。数字摘要技术用于生成信息指纹,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数字签名技术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签名、复制、验证以及身份证明。此外,虚拟签名技术也能够对变种病毒进行处理和移除,保护网络环境的安全。 (4) 信息身份认证 在电子商务中,用户的身份验证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口令认证、公钥数字签名、智能卡技术和生物识别等。这些方法能够保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的资源,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攻击和恶意行为。 3. 安全协议技术 电子商务安全的核心问题在于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开发并实施一系列安全协议。目前广泛应用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包括SET协议(安全电子交易)和SSL协议(安全套接层)。两者都采用了RSA算法进行加密,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也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快电子交易的发展进程。同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不断的优化安全协议,确保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